首页 > 新电影 > 正文

镜中的困兽——激起和反面人物的共情,香港电影人最后的手牌

新电影 3周前 (09-16) 浏览 54

比起把《第八个嫌疑人》看做一部犯罪片,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部传记。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,可以称它为史诗片,一部犯罪史诗。

实话说,本片我唯一想批评的就是片名和海报了,投机味道太重,片名也和影片联系不大,倒不如叫做《他是谁?》

所谓史诗片在我理解,便是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上,用更大的视野讲述一段历史,以及在这段历史中的人。

而《第八个嫌疑人》就具备这样的构成要素——讲述一代巨匪陈信文的发家史,以及他的沦落,直至最终的挣扎,同时也讲述了他周围的每一个人,是如何被卷入他的命运漩涡中和他一同旋转的。

从他的堂弟,到手下,工友,再到他的父亲、妻子,因他而喜,因他而亡,因他而泣,在他的引领下进入旋涡。

而他的对立面,公安战线的代表王守月,何蓝,也在追索这他的波迹,在跨度二十余年的历史中寻找,期间有牺牲,有坚守。

所有的一切,正义、邪恶、贪婪、忠诚、爱情、亲情,都在他的人生大江的搅动下,飘荡在一起,舞蹈、旋转。

观众们目睹每个人的结局,去恨杀人的匪徒、去可怜终不得见面的父亲、去敬佩颓然倒地牺牲的警察、去爱不离不弃的妻子、去感慨一个聪明人的穷途。

所有的情感,所有数十年的时光,所有的宿命般的结局,浓缩在了117分钟的电影里。

这不就是一部一个罪人的史诗吗?

香港导演李子俊,用港片的惯用手法,讲述了一个内地的犯罪题材故事。

而这种对反派的刻画,随着港式喜剧的式微,枪战动作片的日渐北移,工业科幻题材的失败尝试后,已经是香港电影最后的手牌了。

无论是很久以前的《跛豪》、《五亿探长雷洛传》,还是近几年的《追龙》、《风再起时》、《树大招风》,传记题材几乎都是聚焦在老一代的犯罪分子身上,而且都是用一种看似客观,实则充满暧昧和崇拜的态度来描写这些人的。

可能说的不对,但是无论是香港电影,还是美国电影里,对黑帮人物的刻画都带有点美国梦或者香港梦的味道

可以理解,作为一个码头文化起家的城市,灰色组织是伴随着整个城市的历史的,进入了它的血液。

所以从历史角度说,香港文化对于制度破坏者,或者是灰色地带的玩家,一直是宽容的态度。

这种宽容或者说是理解,从传记片也向普通犯罪题材来转移,香港电影里,往往佳片的反派人物,更多会通过多重视角,或者对立分析法来讲述一个人。

《无间道》中的韩琛,《无间道II》中的倪永孝,《门徒》中的昆哥,《大事件》中的元哥

门徒中最大的亮点,就是刘德华扮演的昆哥,这个让人又恨又爱的反派

这种方式塑造出来的人物,更鲜活,一方面他的恶,不再是抽象的,而是融入了现实和普通人的思维和角度,另一方面,这种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气息的恶,也更能够让人不寒而栗。

以人物为核心推动力的电影,对于演员的要求,是及其苛刻的,而这种苛刻,要求的不仅仅是主人公一个人,这种电影,是需要人与人的互动,产生共鸣后,才能展现它真正的魅力。

人只有面对人的时候,展现的,才是感情。

人们会喜爱自己的宠物,会迷恋一项运动。但只有人遇到人的时候,才会将爱、恨、执着、愤怒、怜悯、惺惺相惜、欲望糅合在一起。

而香港电影人对于如何在电影里构筑人之间的关系,是非常擅长的,即使是黑帮片、犯罪片,也如是——

《无间道》、《暗战》、《追龙》、《风再起时》、《双雄》、《火龙对决》…..

比起无间道,我还是喜欢更浪漫的暗战

许多香港电影脍炙人口的作品,都是双雄构架,这是最有代表性的通过人的互动来推动剧情的类型。

《第八个嫌疑人》的特点我认为并不是双雄构架,虽然大鹏扮演的抢劫杀人犯陈信文和林家栋扮演的公安王守月,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两个人物,甚至导演为这两个人安排了一次近乎于宿命论般的相遇,但是事实上两个人在影片中的重量是不对等的。

从电影角度说,全片的陈信文就是一个恒星,而其他所有人就是围绕它的行星——

恒星发出耀眼的光芒,也让自己周围的行星闪闪发亮。

每一个人物在角色角度看,都是被陈信文代入了故事的旋涡,在其中挣扎,没有一个人是悠闲的看客,他们无论是正义还是邪恶,无论是亲人还是被害人,都是因为与陈信文的纠葛才展现出故事。

这部电影是幸运的,因为它既拥有众多形色各异,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性的人物,也幸运的拥有了能够将这些人物发挥到100%,乃至以上的演员。

整个影片全员演技在线中。

大鹏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稳健,我不愿意用“惊艳”二字,因为在我看来他的演技在《受益人》的时候就已经惊艳了,而到了《保你平安》以及《第八个嫌疑人》这个时候,是让我们相信他其实已经到了实力派演员的水准了。

对于陈信文这个角色,大家可以在大鹏身上看到四种人物风格和气质的变化。

首先在故事一开始的1995年,作为一个意气风发的建筑公司老板,大鹏展现给我们的是这样的特点:爱热闹、要面子、深谙生意场规则、想做一番事业。

衬衫裤子里一塞,茅台一开,BB机一挂,小老板形象跃然

他为客户们敬酒,他不顾囊中羞涩肆意请客,在和交通局长的对话里,我们也能看出来他们之间的“合作”,以及他甚至记得每一个工人的名字。

一个典型的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家的形象。

紧接着,就在上一段请客吃饭的时间同一天的晚上,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陈信文。

一个悍匪。

面对指着头的手枪,毫不畏惧,谈笑自若。(这里忍不住提前夸一下孙阳扮演的表弟,当枪被拔出来的时候,他坐在椅子上吓得弹了一下,太真实了!)

而后一帮匪徒围绕在了他周围,他展现了强大的号召力,又拥有超于常人的头脑,思路缜密,无论是抢劫方案的制定、枪支的管理、人员的动员鼓动,让我看到了好多港片里悍匪的影子,比如《大事件》里的元哥(任贤齐),《线人》里的华天(陆毅)。

随后一场血腥的抢劫,然后是短暂而迅疾的抓捕,而陈信文和表弟陈欣年走上了逃亡之旅,他们流落到了缅国的石场。

此时的陈氏兄弟已经不再是企业家,不再是悍匪,他们混入到低头挖石头的人群里,蓬头垢面,衣衫褴褛,甚至连卖药的钱都拿不出来。

越是远离文明,人越是落魄,就越容易成为野兽

此刻大鹏表现的陈信文,卑微,困苦,满身的油泥和被烈日烤灼得斑斑点点的黑皮。

但其实这弱小里隐藏着兽性,这肮脏的脸上,突然在某一刻爆发出了凶光——

在空旷的采石场上,一个无名之人用最原始的石头,一下,一下,砸烂另一个同病相怜之人,一个无亲无故只有一张“身份证”的人的脑袋。

这是陈信文第一次杀人。

大鹏很真实的展现了,当杀人过后多巴胺消退时,那种涌上心头,对于杀人的恐惧感,无论是眼泪还是生理性的呕吐。

真实得让人以为,大鹏是在杀人。

或者曾经杀过人。

或者剧组里有人曾经杀过人。

此时的他,大鹏、陈信文,是野兽。

画面一转,陈信文已经叫莫志强了。

他在瓷砖店打工,恋爱,娶妻生子。

大鹏从气场上事实上扮演了四个不同的人,相当了不得,关键是他不是在扮演精神分裂患者,而是一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换的四种身份

此时他眼中没有那种野兽的凶光了,也没有了曾经身为企业家的锐利眼神。

从这里开始,我们会发现大鹏的眼睛里,尽是温柔和悲哀、以及恐惧。

在结婚当天,陈信文-莫志强,与他的父亲打了一个无声的电话,这一段,镜头对准大鹏的脸部,他的表情随着父亲从电话里传来的声音,剧烈变化着,从一开始的忍耐、激动,到最后的悲伤,以及无言的哭泣,打动了我,此刻的陈信文不是罪人,只是个不孝的儿子。

而本片最精彩的地方就在这一段——

但你隐藏了20年之后,你是否还能再次露出凶光,露出自己的尖牙?

已经年近暮年的陈信文,在这里,再次抱起了石头,也有一次用自己的胳膊勒住了他们的脖子。

不过已经看不到野兽的眼睛了,只是一个老人试图挣扎着站起来,试图最后挣扎一次,但是他发现,二十年过去了,他已是凡人,他此时能做到的,只有后悔、恐惧。

最后,当电视里直播他的被捕镜头时,陈信文双手戴拷,眼中无光。

下面我们在说一下孙阳扮演的陈欣年。

这个角色伴随陈信文始终,他也是内心戏最复杂的一个角色。

孙阳成功扮演了陈欣年。

陈欣年从始至终反对陈信文的所有决定。

无论是公司角度的投资,还是抢银行,因为陈欣年是个谨慎的人,或者说他就是普通人,不敢赌一把赢人生,不敢杀人越货。

但是有意思的是,陈信文所有做的一切冒险,他都参与了,无论自己多么不情愿。

陈欣年在全片中的眼神都透露着抵触,事实上在陈信文身边的生活中他没有一天是高兴的,而这一切都是在还债

当陈信文一下又一下砸着被害人脑袋时,他只是流着鼻涕痛哭,只是一边呕吐,一边清理现场。

他是一个当别人掏枪,就会吓得从座位上弹起来的人,但是当抢劫开始的时候,也鼓起勇气要了一把枪。

在石场里,条件如此恶劣,他差点病死在这里,却也没想过离开陈信文逃走。

原因,陈欣年很明确的在影片里说起过:

第一次将陈信文带入犯罪的,就是他,是他带着陈欣年在年少的时候抢劫了出租车。

所以他认为,此后的一切,都是因为他的这次鲁莽而造成的。

陈欣年始终感到愧疚,随着陈信文的罪恶越来越大,他的愧疚也在越来越深,直到最后的彻底崩溃,住进了疗养院。这种愧疚和负罪感,归结在最后,他面对陈信文灭口的企图时,没有丝毫的反抗。

陈欣年其实在二十年前,心就已经死了。

而林家栋扮演的王守月,一个公安干警,他作为剧情的驱动没有问题,始终是陈信文每一次变化的驱动力,但从人物刻画上看,由于影片时长的问题,没有太多笔墨。

这个角色的精华所在,都集中在了21年之后,他和陈信文的再度相遇那一刻。

当你追寻了二十年的真凶出现在你的面前,而你,则是一个可以随时将他逮捕的警察,你享受此刻陈信文的慌张,你愿意此刻用不捅破的谎言配合他,甚至可以说是玩弄他,这个害死了你战友的家伙。

所以我能在林家栋此刻的眼神里,看到嘲弄。

这时,还是满眼的愤怒,但是很快王守月就平静了,他知道主动权掌握在自己这里了

由于篇幅所限,齐溪扮演的陈信文爱人、张颂文扮演的公安何蓝等等众人,我无法一一称赞。

齐溪扮演的杨芳,陈信文的妻子,在影片里再现了一个普通妻子的思想转变,从疑惑,到愤怒,到忧虑,再到最后的决然,她在最后还是站在了自己丈夫这边,非常符合人性

在文章最后只想说,果然在电影中最具有魅力的还是人和人,灵魂和灵魂的碰撞。

 

- 0人点赞 -
评论已关闭
not found

暂无评论,你要说点什么吗?